您所在的位置:东南网 > 西岸时评> 星闻码头 > 正文

书房是用来看书的吗

2015-03-17 10:00:59?叶倾城?来源:京华时报  责任编辑:孙劲贞   我来说两句
分享到:

不记得什么时候,当我终于弄清楚,传统中国住宅里的书房其实不是指看书的房间时,内心……还是震撼了一下。

看过《红楼梦》或者《大红灯笼高高挂》,就能很轻易地知道,卧室是女人的天下,每个卧室都有一个女主人,而大富人家的男人生活区其实是书房:与清客们聊天,会私人朋友,一个人沉思——当然也包括看书,如果他愿意。

而现代中国书房又多了一重功用:装饰。你希望人看到你醒掌天下权、醉卧美人膝之外还有精神世界吗?那你一定需要个书房。

起先留意到的作家的书房,是村上春树:墙上挂满唱片,专门有一个抽屉放CD;书架通天彻地,大概都是包过书皮的,所以一眼看去全是白的。他的电脑桌整洁得让我惭愧,我放眼一扫自己的:手霜、酸奶瓶、手链、书、杂志、各种写不出水的笔……至于村上在看什么书?没留意到。

后来便有人把中国作家的书房一一摄来,大部分书房只让我觉得:哇,他们真有钱。比如冯唐的,宽广的大宅子里,整齐的一架书,富有仪式感。在那种地方,看个稍微下三路的书,都觉得对不起那焚香梵音;而把精美的书抽出来乱放,简直是暴殄天物。

郭敬明的书房琳琅满目,某一排架上放着茶具,上面一排就是书——这是什么意思呢?是“下雨天,喝茶和看书很配吗?”到处都是装饰品、雕塑、油画、小玩意儿。一般人大概觉得没品,我倒觉得比较有生活气息,是个热爱生活的人。

金庸的书架是无敌海景房、大班椅,书全都金碧辉煌——这其实是个办公室兼会客室吧?金庸这年纪了,其实不再写什么。如果他还读什么书,大概在书房放一个小书架就够了。

葛剑雄、金宇澄和韩松的书房,都是我最熟悉的那种文化人书房,乱到极点,文山书海,随手就可以拿一本书看起来。优点是自己待着舒服无比,缺点是客人很难待得住——那种地方连个干净茶杯都往往拿不出来,还有旧书特有的霉呛味道,稍微嗓子不好的容易引发气管炎。

最逗的是一位女作家的书房,书架是不足膝盖的矮柜——这姑娘腰身真灵活,血压真正常。到我这个年纪了,蹲下去找书还是可以的,怕就怕忘形了,蹲在那儿一看半小时,再往前一站,刷就眼前一黑。估计,姑娘也不怎么找书吧?

其实大部分人是不在书房看书的吧?苏东坡说过,看书的三个地方是厕上、马上、枕上。古往今来,此说无往不利。尤其现代人,在马桶上看个电子书就不错了,还正儿八经去书房?

只是,书房是读书人的卑微梦想之一——较为宏大的,是捐一个图书馆,总希望世界上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地方,四壁都是多年来辛苦攒下的书;坐在里面,像帝王,拥有全世界的疆域。

是的,人人都知道,没什么是留得住的,但至少这一刻、这些书是我的。

相关阅读:

打印 | 收藏 | 发给好友 【字号
心情版
相关评论